接地气的开源读书&讨论会!KCC@广州首次活动圆满结束

KCC@广州 开源社KAIYUANSHE


期推文链接:KCC@广州开源读书会&广州开源建设讨论会




2023 年 8 月 20 日,KCC@广州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成功举办了其首场读书会 & 开源讨论会。这标志着 KCC@广州首次正式步入公众视野,开展开源交流活动。

开源社副执行长、KCC@广州发起人惠世冀,向参会的朋友介绍了开源社是什么样的社区,以 “立足中国、贡献全球” 为愿景,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,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。


KCC 理念:

  • KCC 是开源人的流动驿站,流动据点,它是一个开源社发起的开源人的社交组织。

  • 为什么有很多的技术社区, 但我们还要做 KCC?

  • 因为它们没有高举开源的旗号。在 KCC 与开源有关的,都可以,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方向, 单一的产品!


我们希望大家:

  • 在这里交流愉快,玩的开心!

  • 能够交上朋友,愿意互相认识!

  • 最关键的不是人数, 而是来的人下次是不是还想来!





分享使用的演示文稿:Linus-Torvalds-legend.pdf



TED 上的一次访谈,强烈推荐大家抽空观看:The mind behind Linux

(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linus_torvalds_the_mind_behind_linux)



Linus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有一种执念,这就是 Git 系统的开发!叹为观止的人类协作工具。



工程师不善,也不喜欢演讲是最正常不过了。Linus就是其中的典范,总是浑身不自在。



原计划是打算每个问题都回答,由惠世冀和适兕都分别作答。大家在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就非常热烈,足足讨论了半个小时,于是现场决定,不以回答问题的数量为目标,而以现场讨论的热情和观众体验为目标,每个问题讨论到大家感觉可以下一个问题了,再下一个。最终讨论了 3 个问题,剩余问题每次活动留出部分时间,大家一起讨论。


现场讨论问题沉淀:

下图为活动前收集到的大家关心的问题



问题1:如何推广开源产品?


惠世冀

  • 社区驱动:利用开源社区的力量,通过定期举办聚会、线上论坛、技术讨论等活动,保持与社区成员的紧密联系,并激励社区成员参与产品推广和优化。


  • 寻找商业合作:通过与业界的主要玩家或相关领域的公司合作,将开源产品集成到现有解决方案中,拓宽市场渠道。


潘雷明:


  • 产品差异化: 和竞品保持一定的差异化。在你提供了独特的功能的时候,大家会更愿意尝试和体验。


  • 利用 github 或 gitee 等平台。


适兕


  • 布道是每一位开源人的职责所在,开源作为亚亚文化的存在,实在是难以获得认同。所以应该做更多的推广和解释。


陈泳


  • 可分为利他的理想主义和打造商业生态两种场景,两种场景都需要对特定领域有足够的认识,找准自己或团队能力的价值所在,持续提升领域能力,打磨文字表达、借力宣传营销,用自我成就感和商业收益,确保开源推广的可持续。


胡琦:


  • 找准定位。开源产品也好,开源项目也好,它们的本质都是后面两个字,开源是它们最重要的特性之一,单纯从产品的角度来看,"找准定位"是比较重要的一步,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。读书会活动参与者龙进同学的开源操作系统 DragonO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定位就很精准:"面向服务器领域,兼容 Linux,安全、自主可控",后续的开发、运营甚至商业化可能都会围绕这个定位发展。无论是开源操作系统,还是开源数据库、中间件等等,每一个产品都会有自己的定位,基本都会有明确的目标用户、独特的优势,好的开源产品还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,当然这也是需要适时调整和优化的。


  • 社区共建。一个良好的开源产品配套社区不仅能承载用户交流,还能沉淀宝贵经验财富。现如今社区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,邮件列表、官方网站、社交媒体,甚至借助其他社区,总有方式让用户能够方便地参与进来,比如 FAQ、经验分享、PR。当然,社区共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贡献机制,例如设置贡献榜单、荣誉机制。此外,举办培训、交流活动也是必要的。


  • 建立(或融入)生态。开源不是单打独斗,开源产品也并非独立存在,寻求合作伙伴是建立(或融入)生态的重要步骤。可以与同行业的开源产品、开源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,共同推广开源产品,扩大用户基础和影响力。


黯蓝


工作 10 年,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,氛围很好,轻松、愉悦。


  • 因为没钱,拥抱开源;也因为想要赚钱,拥抱开源。因为文化的差异,国外对于开源有比较大的技术执着、个人信仰、精神寄托的属性。而国内,更多人做技术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为了生活质量,属于比较底层的需求,进而是的国内开源成了一种高层次的“精英文化”,财富相对自由的人才在做开源。


  • 推广开源产品,需要产品本身展现出某一行业独有、特有、或者非常明显的特点,所以产品本身不能是大而泛的概念性产品,应该有基于某些行业,特别沉淀的特质。


  • 当前,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一场数字化革命,对于开源来说是机会,如果能为某些行业特点性的服务,是发展的一个大力驱动。特别是针对那些中小微企业。


问题2:如何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参与开源建设中来,尤其是以城市为根据地的情况下?


惠世冀


  • 通过黑客马拉松、读书会、工作坊等聚会形式,为大家提供合作、学习的机会


  • 通过社交媒体和博客、GitHub 等方式,提供当地开源项目的信息和聚会信息,让大家能找到我们


  • 保持每一次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度,让潜在参与者能持续关注到我们


适兕


  • 内容为王才是硬道理,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形成自己的核心,然后慢慢再感化他人。


黯蓝

  • 普遍性的观点,大家都认为开源是一个单纯的奉献精神的存在,这个是绝大多数国内技术人员对于开源这个概念的认知。


  • 应该要宣导的是共创共享的概念,通过大课题、热点课题吸引参与,通过细分的话题进行沉淀,通过所处行业特性进行沟通、交流、分享,实现共创共享。


龙进


  • 定期举办公开的开源项目的技术讨论会,会前制定议题,会上分享、讨论技术方案,形成良好的讨论、交流氛围,逐步吸引开发者参与到项目之中。



  • 互联网使沟通交流学习面向全世界,一切信息获得都比过往来得更便利。但人还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,也许某次沟通某次思想碰撞,就会产生质的变化。


  • 线下活动形式可以更多样化、更普适性,可以设计开源剧本杀的沉浸式体验活动,让不了解开源的朋友通过参与游戏入门了解开源。


胡琦:


  • 如果站在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变得有趣了。先说个不怎么搭边的话题,十多年前,有个手机厂商在刚开始开发定制系统 UI 的时候,找了论坛 100 个"梦想的赞助商"作为种子用户,让他们体验产品、提出需求、参与到产品迭代;还做了很多营销,最独特的就是"粉丝文化",官方提供物资如手机周边、自家 IP 衍生品等,民间自发组织活动,主题大概都是新机品鉴、玩机技巧分享,有时也会和其他企业或公益组织联动举办活动,每年也会有特色活动如"粉丝节"、"家宴"、产品发布会。当时作为城市站点的核心参与者,基本每月的线下活动都会积极参与,无非就是为了好玩,以及看不着摸不着的《参与感》。就如读书会讨论环节谈到"如何让参与者下来活动还来参与",我想除了活动内容本身的吸引力,可能还会有这种无形的"参与感",更重要的是在活动每个参与者都是思考者,能和其他人思想碰撞。本次读书会会后收集每个人的思考进行推文发表,某种程度上就是参与感的体现,我想提交了文字的参与者,下次活动大概率还能再遇见。


问题3:如何更好的将开源与高校本科生教学相结合?


黯蓝

  • 教学的驱动点在老师,但是去驱动老师,不如直接去驱动学生。


  • 相对来说,学生反倒是最为贴合开源精神的存在,热爱技术、学习技术、分享技术。


:

  • 让现有的教学体系与开源项目结合, 重点在于开源项目是否能解决目前教学痛点, 或者作为现有教学的有力补充,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。


  • 开源项目应该积极与老师,教务沟通, 建立良性的共生关系, 开源项目提供服务, 而课程教师/ 学院可以提供资源帮助开源项目发展。


活动现场的赠书,发给了现场没有此书的观众。(大家真的很爱开源,几乎都有《开源之迷》这本书)






大伙的一起合照



读书,书可以是各种形式的,重要的是能够有理由相聚!


活动后的聚餐,选在了一家好吃不贵的大排档。人手一条蜜汁排骨,非常符合广州接地气的氛围!


在北上广深四大都市中,广州的开源活动相对较少,开源文化也不够浓厚。但是,KCC 的出现有效地缩短了广州开源爱好者之间的距离,为大家构建了一个交流、探讨、学习和放松的优质平台。这不仅有助于推广开源文化,也为广州的开源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通过开源社和 KCC,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、真正理解并积极参与到开源中来。未来,KCC@广州将不仅深度关注广州的本地企业、高校,还将广泛地与技术社区和互联网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。我们坚信,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,广州将在开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为开源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影响力!


———— 惠世冀,开源社副执行长,KCC@广州负责人


没有人绕过开源,但是从使用消费开源到参与亲力亲为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,在这次的交流沟通中,我强烈的感受到了我们对于推动开源项目发展,试图影响未来的欲望,尤其是还在上学的年轻学子们,未来可期!KCC@广州大有可为!


———— 适兕,作者,「开源之道」主创



我们深感荣幸,并特此向暨南大学的管理团队和网安院的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,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场地,并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。「开源之道」主创适兕,20 日特地从深圳赴广州,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读书会。同时,我们也要对志愿者郭妙汝和吴伟硕表示感谢,他们在活动筹备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最后,感谢每一位莅临的朋友,是你们的参与使这次活动更加完美。


如果你对 KCC@广州感兴趣,欢迎加志愿者微信 TSerenade-(有一个小横线,最好复制粘贴哦~)

作者丨KCC@广州 惠世冀 适兕 刘天栋

编辑丨王萱



相关阅读 | Related Reading


KCC@北京|开源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?

KCC@成都:COSCon 2023 Open Start 读书会圆满举办!
许可是开源的基石,协作才是未来!KCC@南京第二次活动